晋商办茶:武夷岩茶踏上路途遥远的万里茶道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晋商办茶:武夷岩茶踏上路途遥远的万里茶道

  9月11日上午,在福建武夷山市的下梅村,秋雨连绵。

  10时许,跨当溪而建的祖师桥上空,憋足了劲儿的阳光穿透云层,绵绵细雨停了,天空顿时变得晴朗起来。

  此时,沉寂了百余年的下梅村梅溪岸边的景隆号渡口变得热闹起来:在一位身着长袍马褂、头戴瓜皮帽的商人的带领下,一队身穿短衣肥裤、手推独轮车的伙计组成的运茶队伍,在景隆号古渡口边的验货门前停下。

  “足斤足两——起运码头——吉时已到——响鼓喧声……”卸下的茶箱堆放在码头岸边,经现场验重、验货、封箱等手续后,被手脚麻利的伙计们七手八脚地搬至停靠在渡口边的竹筏上,船工驾筏顺梅溪西进崇阳溪,达崇安县城登岸北上,由脚夫运往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。

  至此,武夷岩茶进入江西境内,然后踏上路途遥远的万里茶道。

  当天,“爱上晋中、牵手南平、出发武夷——万里茶道再出发”出征发车仪式在武夷山市下梅村举行。9月12日上午,作为晋商故里的晋中市,在茶香四溢的武夷山下举行了规模宏大的文旅推介暨招商宣传活动。

  在古渡口祖师桥前的贩茶实景表演,真实重现了300多年前晋商在福建武夷山下梅村贩茶时的一幕。

  当溪边上南北两条街是过去的老茶市,站满了下梅的父老乡亲,他们兴奋地说“当年的晋商又回来了!”山西晚报记者遇到了55岁的毛志英:“今天下雨了,‘水’就是财,贵人来了才下雨,贵人给我们带来了财运,晋商就是下梅茶商的财神。”

  一片看似普通的绿色叶子,经多道工序加工,就变成众人喜闻乐见的饮品。

  人们端杯品茶,啧啧称奇之余,更为一个传奇的经历而感慨不已:山西,作为一个不种茶的内陆省份,缘何能与相距遥远的产茶区武夷山结下数百年之缘?当年的晋商是如何在武夷山寻找到了这一驰骋300多年的传奇商机?并由此开创了为后人所称道的纵跨中蒙俄三国的万里通商古茶道?

  考察“万里茶道”的晋中人

  中国作为茶的故乡,茶叶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人类“饮料之王”和“健康天使”的美誉。

  65岁的张维东,曾任晋中市外事旅游局副局长、调研员,是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兼万里茶道专业委员会主任。

  从2006年起,为了考察当年晋商贩茶的艰辛创业历史,他追寻山西茶商当年的足迹,一直沿万里茶道到节点城市寻访,进行实地考证,国内的节点城市去过多次,3次去蒙古国、4次到俄罗斯考察。

  2011年,他与《茶叶之路》的作者、美国作家艾·梅霞相约,到蒙古国去考察。2014年,他又与俄罗斯伟大的茶叶之路研究会一起以自驾车的方式,用40多天的时间,从圣彼得堡到海参崴,横跨欧亚大陆。

  张维东曾经4次带领摄制组到茶路沿线拍摄影像资料。万里茶道主路13000余公里,就是经过他的实地考察得出来的,使这条晋商靠脚走出来的茶路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万里茶道”。

  2006年5月,武夷山市政府竖立在下梅古村的“晋商万里茶路起点”石碑,就是他参与策划的,为的是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亘古未见的历史。

  万里茶道最初起点为福建建宁府崇安县(现武夷山市)下梅村,而与下梅相距20多公里的星村、五六公里的赤石两镇也先后成为茶市,其中尤以星村茶市为盛,贸易量较大。

 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下梅村,面积为9.6平方公里,600多户2800多口人。

  “康熙十九年间,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,盛时每日行筏300艘,转运不绝。”从《崇安县志》中记载的这段文字可以看出,这个从规模上看算不得大乡村的村庄,从清初期已是武夷茶外销的集散地,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经贸活动十分活跃。清乾隆年间,武夷山茶在下梅集运转销,遂形成崇安最大的茶市。

  张维东说:“经过多年的研究,国内学者们不断得出新的研究成果,对晋商万里茶路的学术研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。”

  哪位晋商最早来到下梅村?

  山西商人来武夷山贩茶,被当地人称为“西客”。

  这些“西客”在每年清明前,就来到崇安,官吏眼中的商人是“财神”,热情招待,礼遇有加。据民国时期的衷斡《茶市杂咏》记:“清初茶叶均系西客经营……西客者,山西商人也。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,货物往返络绎不绝……”

  那么,晋商中是谁家最早来到武夷山采办茶叶的?张维东认为,因时间久远,史料缺乏,难以定论。不过他认为,目前还是有多条线索可供参考,值得探讨。

  李晨光在《晋商茶路》中先后提出,祁县渠家可能是于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到武夷山的茶商。“大盛魁”的分号“三玉川”在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武夷山已有茶山5000亩和茶场7座。榆次常家九世的“万”字辈也从雍正、乾隆年间进入下梅茶市,与下梅邹家联手经营。

  据此,从现有的晋商各大家族史料来看,具备最早远涉武夷山资格的只可能是祁县县城内的渠氏家族。

  另据《晋商冀家》记载,晋商介休北辛武冀家,是万里茶道的开拓者。早在清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,冀家十四世冀州升在武夷山下梅村与茶商李氏学习焙茶技艺、学习销茶贸易多达一个多月。

  以上线索准确与否已无从考证,却足以说明晋商到武夷山办茶历史悠久。

  为啥晋商找到“茶”商机?

  茶,对于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来说就是“天使”。

  游牧民族日常饮食以食肉饮乳为主,茶叶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饮品,“宁可三日无肉,不可一日无茶”这句话并非夸张之言。

  蒙古人、俄罗斯人是怎么喜欢上中国茶的?

  1638年,蒙古浩特阔特阿勒坦汗与俄罗斯特使斯达尔科夫会面,送给俄国沙皇包括200包茶叶在内的礼物被带回莫斯科。

  估计这位蒙古汗王也没能料到,随着俄罗斯上层贵族痴迷茶叶欲罢不能,后来逐步走进俄罗斯百姓生活之中,成为家庭中必备的饮品,一天不喝上几杯茶就不出工。

 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,也就会出现商机。

  境内并不产茶的山西,在当时信息传递手段并不快捷的条件下,晋商是如何敏锐地捕捉到“俄蒙客户需要茶叶”这一千载难逢的市场商业信息?

 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,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和生产茶叶的国家,而武夷山是出好茶的地方。

  早在唐宋时期,武夷山的“龙团凤饼”作为官茶已名扬天下,而且是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熬制奶茶的必需品。

  从明代一直到清中期,由于政府长期实行禁海政策,导致武夷茶销路不畅,使得武夷山一带的茶叶无法从海路运往海外及东南亚市场等地销售,这对当地茶农来说,无疑是致命的。

  由于滞销,寻找茶叶新的销售渠道,成为当地茶农和茶商的当务之急。而政府也只能以降低税赋来吸引晋商等茶商前来贩购,无形中也就为晋商降低成本创造利润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
  由此可见,晋商正是在诸多利好因素的汇集下,敏锐地瞄准了出现的市场需求,在确认武夷山茶的质量前提下,终于历经磨难将武夷茶运至恰克图进行以物易物的贸易,用商人的脚板和驼队蹚出300多年的商业辉煌。从此,万里茶道载入史册!

  山西晚报记者李吉毅

  山西晚报记者寇宁马立明摄

  原标题:武夷山下梅村缘何成为晋商办茶首选地

Baidu
map